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積極心態與幸福生活交流會演講稿

積極心態與幸福生活交流會演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pp958

積極心態與幸福生活交流會演講稿 標籤:教人幸福地生活 奧巴馬開學演講 入黨積極分子 當幸福來敲門

  積極心態與幸福生活交流會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同事:

  去年,我在北京大學參加領導幹部研修班作工作人員時,聽了彭凱平教授幸福生活的講座,近期,我認真學習了哈佛大學的公開課《幸福課:積極心理學》,並結合自己生活經驗,覺得很有體會,今天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不當之處,請大家多批評指正。

  在開始交流之前,我想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既然交流幸福生活的理論,那麼,你自己幸福嗎?

  按照幸福理論來講,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要對人是否幸福作出判斷,需要熟悉幸福理論的一些基本原理。我們就從基本原理談起。

  一、對幸福生活理論的合理預期--真理來源於常識

  幸福生活的理論研究範疇劃歸於積極心理學。從當前學者研究情況來看,幸福生活有嚴格的學術科學基礎,是建立在大量事實論證、數量分析、理論推導乃至於生物神經的研究基礎之上,有良好的學術規範和體系,是學術界知識的結晶。既然幸福生活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上,而且是一門應用科學,我們完全可以信賴,並把普遍的科學原理創造性的用之個體生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

  幸福理論的基本目標,讓人正確闡釋人性、成功、失敗、困難、進步等各種人生經歷,從而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思維方式或通道,不斷創造更高層次的幸福感覺和生活,包括個人內在的愉悅體驗,外部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事業上的更大成就。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往人的大腦里裝各種信息,理論、概念、公式等,越多越好,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信息本身無法決定我們的幸福感、成功、自尊、動機水平、戀愛關係及質量。除了所以這些信息外,還需要我們更好的理解把握認識和運用。舉一例子來說明,一個幹部去參加我區公推幹部的PK,上平台的人暫不考慮,對於不上平台的人會如何想呢?有兩種基本的反應,一種人覺得失敗、失望、垂頭喪氣、否定自己,甚至再也不想參加這種競爭性的選拔;一種人覺得從PK中展現了形象、積累了經驗、找到了差距、明確了方向,因而變得更有動力,更為積極向上。也就是說,同樣的客觀信息,不同的人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讀。一種人解讀為災難,喪失了動力;另一種人解讀為機遇,而使人充滿動力。

  再舉另一個簡單的例子,世界人有很多人看起來擁有一切,生活富足,但他們卻並不開心幸福。世界上還有另一些人,他們擁有很少,卻從未放棄,對生活充滿熱情。另一方面,也有擁有一切的人懷着感恩的心享受生活,而貧窮的人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同樣的事實,在不同的眼裡,從不同的角度解釋,就有完全不同的結果。這裡說明,幸福生活重要的不僅是人們的客觀環境或事件,即如何解讀、如何理解和關注的焦點。解讀信息的方式往往比信息本身更重要。結論是,人的快樂最重要、最關鍵取決於人的心態,而非身份地位或是存款多少。當前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如何解讀、闡釋、運用,成為我們是否能得到幸福的關鍵。

  正是因為解讀信息非常重要,因此,幸福理論不需要提供更多信息,而是要在既有的社會或信息中,發掘人自身與生俱來創造幸福的潛力,關注它,理解它,運用它。有個故事闡釋這個道理:有人問雕塑《大衛》創作者,你是如何創造出《大衛》這樣的巨作?創作者答道:很簡單,我去到採石場,看見一塊巨大的**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衛,我要做的只是鑿去多餘的石頭,去掉那些不該有的**石。當我鑿去多餘的**石時,大衛就誕生了。這個故事講出了幸福生活的精髓,即鑿去多餘的石塊,擺脫限制、阻礙,或是面對失敗的恐懼,這些東西在我們兒時並沒有,但是在當今的文化環境下,卻出現在了大多數人的身上。現在我們要鑿去完美主義,它使我們虛弱並常常傷害我們;要鑿去我們成功的能力,因為我們可能害怕成功;鑿去多餘的限制,最大限度發揮人的潛能,這是幸福生活理論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沒有什麼新奇的理論,其實在大家的內心深處已經知道了,是簡單常識,但就像應付考試一樣,往往是以本為本、以綱為綱最有用,看太多亂七八糟的輔導書沒有什麼幫助。幸福生活也一樣,最簡單的是最有效的。現在書市上有很多暢銷書,許多是推銷幸福生活的靈丹妙藥,宣傳許多花哨理論,比如:培養多少習慣或花多長時間就可以讓人幸福,這些書往往言過其實,於事無補,甚至誤導別人。

  幸福理論就是是要幫助自己、別人、群體、社會更幸福。這裡需要注意,這裡用的詞是更幸福,而不是幸福。回到剛才那個問題:"你幸福嗎?"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無法回答的。因為無法找到一個標準(金錢、地位、職務?),超過這個標準就是幸福,沒達到這個標準就是不幸福。是否幸福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要麼我幸福,要麼我不幸福。所以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幸福有連續性的,幸福需要我們終生去追求。我們要問的問題應是"怎樣才能更幸福。"幸福理論就是為這樣的人創造的,如果你現在幸福,那麼你可以更幸福,如果你不幸福,也可以讓你更幸福。總之,所有追求幸福生活的人,都需要學習幸福理論。

  二、幸福生活理論的重要性--歷史和現實的誤區

  在2000年的時候,美國有個着名學者做了一項研究,即:從1967年到2000年期間,公開發表的關於"消極因素"和"積極因素"的研究文章之間的比率。結論是:這33年裡,有5000篇文章研究憤怒,5000篇文章研究憤怒,超過41000篇文章研究焦慮,還有超過50000篇研究抑鬱。而關於快樂的研究,只有415篇;關於幸福的研究,接近2000篇;關於生活滿意度研究,約2500篇。但是,如果看看消極研究和積極研究的對比,就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比率是21比1。每份積極因素的文章--不管是研究健康、滿意程度、快樂還是幸福--都有21份消極方面的文章,包括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神經衰弱等等,21比1的比率。這裡也說明,學術界對人類的短處、缺點、過失的研究比對人類美德、積極、快樂方面的研究成功要成功。就拿一個人來說,在22天中,有21天在抑鬱、焦慮、壓力等消極情緒中度過,只有1天在快樂、幸福、滿足的情緒中度過,這個人會快樂嗎?

  現實似乎於學術研究相互印證。今天我們看到,世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抑鬱症、焦慮症和自殺率、離婚率。當然,我也起了一點作用,我在法院時審理的離婚案子中,當事人都離婚了。當前社會的抑鬱症病例比1960年高十倍,這裡原因將在後面繼續談到。一種最客觀的"衡量"抑鬱症方式,就是自殺。當前,自殺人數在世界範圍內明顯上升。(黨政幹部心理狀態也不容樂觀,**市**區兩任區委書記自殺事件:當年,鄔學新被免去中國共產黨**市**區委書記后,保留原職待遇,改任調研員。兩年後,鄔學新從辦公樓七樓跳下墜亡。今年2月17日,**市**區委書記蘇力在其住宅內自縊身亡。據初步分析,蘇力在工作上受到一些困擾,導致思想上產生很大壓力最終選擇自殺。還有其他領導自殺相信大家都記得起來,福建**市長張國勝、四川**縣宣傳部副部長馮翔,等等,還有很多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抑鬱、焦慮、精神紊亂、自殺率的上升,全世界都是如此,這是全球性流行病。似乎21比1的比率,還不夠,人們應更多關注人類的消極方面。

  我們怎麼可以去研究?我們不是應該首先處理,真正迫切的問題嗎,比如抑鬱,焦慮,神經衰弱等等?

  這裡存在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們過度關注消極因素,而忽略積極因素。這並不是說,關注消極因素不重要,而是說過多或只關注消極因素,肯定存在嚴重問題。事實上,除了關注人類的消極因素外,人們還需要關注更重要的積極因素,比如幸福、健康、愛和快樂,這才是人活在世界上的真正目的。

  與傳統心理學主要研究消極因素不同,積極心理學關注積極因素,不去問為什麼有的人失敗了,而是問是什麼讓某些人成功了,即便面對的是不理想的環境?通過研究分析幸福成功人士的有益因素,並且學習借鑒於其他人,開創了學術的新領域,通往幸福的新途徑。這裡涉及到幸福生活的一個最基礎的理論,就是只要轉變關注點,分析角度,就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促使人走向健康幸福快樂的人生旅途。關注點導致改變,關注點締造現實。

您正在瀏覽: 積極心態與幸福生活交流會演講稿
網友評論
積極心態與幸福生活交流會演講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