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亂評《西遊記》(系列)(16)

亂評《西遊記》(系列)(16)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得得9

亂評《西遊記》(系列)(16) 標籤:西遊記 格列佛遊記 西遊降魔篇

  (十六)《西遊記》如何評價儒教

  陳宣章陳瓏玥

  《西遊記》中把儒教貶得一無是處。這不但從取經路上所見所聞中可以體味。在第98回中,如來佛一席話,說得十分透徹:“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強,毀謗真言,不識我沙門之奧旨。”

  好一個“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孔氏儒教和帝王法治“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然而,佛教並沒有找到人間罪孽的真正根源。

  幾千年封建歷史長河中,開國和戰亂中興的皇帝只是發展生產、減輕稅賦的片段,大多是一代不如一代。孔孟之道“三綱五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皇帝是“壽要萬歲,財要萬稅。”皇帝名諱要忌,寫字要缺筆,發音要繞口;乾隆下江南,念了錯別字,錯地名一直念到今天。昏君當政,奸相當道,苛政猛於虎,惡吏狠過狼。明太祖開國,文臣朝服綉禽,武臣朝服綉獸,留下成語“衣冠禽獸”。王安石變法,留下“拗相”惡名;光緒支持變法,被慈禧太后囚在瀛台,而珍妃被投入井中;慈禧太後用建海軍的銀子造了頤和園,臨死前一天把光緒毒死……而儒教僅是帝王治世的輔助工具而已。“滿口仁義道德,一肚男盜女娼。”魯迅《狂人日記》說:字裡行間都寫着兩個字“吃人”。

  佛教指出了儒教“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但宣揚“非佛教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不可!這樣反而掩蓋了人間罪孽的真正根源,最終也不過是帝王治世的輔助工具而已。

  其實,儒教和儒家是兩碼事。《辭海》中“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者流。《北史·周高祖紀》載: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辯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家次之,佛教為後。”后因道教之祖老子姓李,尊稱“太上老君”,故唐朝始尊道教。后因唐僧取經,佛教大盛。各朝代中,三教誰為先,就看當政帝王的態度。成吉思汗則尊道教。

  儒教又稱孔教,把孔子學說當成宗教,把孔子神聖化。儒家中的“今文經學派”,從董仲舒到康有為都把孔子當成教主。但是,“孔子創教”的說法,則始於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現在,康有為的徒子徒孫把孔子的銅像樹立在北京。這是歷史的悲哀。

  (待續)

您正在瀏覽: 亂評《西遊記》(系列)(16)
網友評論
亂評《西遊記》(系列)(16)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