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6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6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6,築壩、造堤

  自宋朝以來,我們沙洲的祖先,就開始在沙洲上圍墾造田,經過近千年的圍墾、造田、護堤、保灘、抗颱風、抗洪峰、抗大潮的鬥爭,積累了與自然界鬥爭的豐富經驗。

  自從沙朗陸域開始形成后,沙朗人繼承前人圍墾造田的經驗,再經數百年的努力,形成了沙朗獨特的築壩、造堤的地域文化。築壩、造堤工程,是圍墾造田的首要工程,凝聚了我們祖輩的聰明智慧。

  築壩和造堤都是將泥土在原泥面上堆成有一定要求的底寬頂窄的、並有一定高度的、一定坡度的壓實土工建築物。但壩和堤的擋水功能卻不一樣,壩成后,它兩側都有水,而堤成后,它僅一面有水,一面為陸地。沙朗的壩有“截流壩”和“海壩”兩類。而沙朗的堤,就是擋水、擋潮堤,在陸域內的干河、港,套河、套港兩邊的擋潮堤,還稱做“岸”。沙朗人稱在揚子江邊造江堤,叫“築皇岸”。壩,是在江底原泥面上建造的。堤(岸)是在已淤積成可圍墾沙田的原泥面上建造的。

  一,截流壩

  顧名思義,截流壩建在兩沙頭之間,將江水截流,造成一塊水域流速減慢,流量減小,沉沙積淤。沙洲有名的截流壩有清朝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築的老夾壩,它位置在老夾西端,壽興沙與張家港之間。壩成后,截流老夾上游來水,促使老夾內水流平緩,風浪不興,促沙淤積。有名的截流壩還有在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築的段山北夾截流壩,和在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築的段山南夾截流壩,此兩壩築成,使段山南北兩夾截流,沙洲的各沙頭迅速淤漲,讓清朝嘉慶年間因兩夾而形成的南、中、北(當時又叫老、新、常陰)三沙,淤漲並連成一大片陸域,這就是“沙朗”。解放后,人民政府還築過幾條截流壩促淤圍墾沙田。有聯珠沙壩,和攔門沙壩等。

  二,截流壩的一般構造

  壩身建在江底原淤泥上,約在十2.0米左右,淤泥含水量高,不可塑,易液化,無抗剪能力,即一受擠壓易滑動。所以沙洲的截流壩都採用柴排來做壩的底部墊層。壩身都是分層壓實泥身。在截流壩的淤積一面的壩坡(內坡),不做任何護坡措施。在臨江一面壩坡(外坡),因淤積時間較長,若處在迎風面,則因視情況需要,對壩坡採取護坡措施,如種植江蘆。截流壩一般坡度為1:2,壩頂寬一丈,壩頂高程,要在特大高潮十6.3米以上再加50到70公分。壩身斷面大,這是截流壩的重要特點。

  三,海壩

  沙朗的海壩都是從江堤(皇岸)的某一點,垂直堤軸線、或與堤軸線有一夾角,向江中伸出去建築的一條壩。海壩從功能上分有二類,一類為護灘保堤用的海壩,當地人稱這種海壩叫丁壩、海鍵,一般建在大堤的迎風面,此處一般浪高流急,沖刷力強。此類海壩一般長度較短,柴排要伸到江中深漕邊。高度略低,壩頭在年平均低潮位,約吳凇零點十2.5米左右,壩身高在年平均高潮位,約在十5.0米。視丁壩所處位置,他的坡度、寬度、斷面尺寸均不同。護壩拋石多,壩如鐵丁、似鐵鍵一般,插向江里,他能大大削弱強勁水流對江堤的沖刷;丁壩施工時受風浪影響大,難度大,易坍塌。沙上有名的護灘保堤海壩有大新的老海壩、新海壩等十、廿條丁壩。

  一類是促淤助漲用的海壩,一般建在沙頭淤漲的部位,一般在背風的一邊,而且此處流速緩慢。沙上有名的促淤助漲海壩在南夾兩邊,有一海壩到七海壩。還有一批規模較小的促淤助漲海壩,七海壩在中沙東興沙西南偶,伸向南夾,在沙朗最是有名。

  四,截流壩的施工工藝

  截流壩的一般施工工藝:泥壩的施工,關鍵要選好施工季節,至少要滿足在低潮時,泥壩身的江底要露出水,其次,高平潮時,拖柴排的小木船不會擱淺。泥壩施工有如下幾步驟:

  1,沉柴排:沉柴排工程是築泥壩工程中難度最大,也是最危險的施工步驟。沉排工程分制排、運排、第一次壓排、沉放排,第二次壓排。首先沙朗地區缺少制柴排用的灌木,我們沙朗祖先應地制宜,用江蘆、蘆葦來製作柴排,因蘆葦細,排要編做好幾層。視水深條件,計算出第一次壓排量為多少,再決定編的柴排要多少厚。排身一般與堤身成垂直方向沉放,所以排長要超過堤身寬度二米,或六尺(老尺),排寬視運排船的運力來考慮。

  在水邊制柴排:制柴排前,在排身下面垂直擱放數根長毛竹竿,柴排編成后,趁高潮,順竹竿將柴排撬滑入水中,並讓柴排先浮在水面上。

  用小型木船運排:將木船靠上柴排,用粗繩將柴排掛捆在船之纜樁上。趁高潮水,數條船同時將柴排施運到預先測放好的柴排位遣上,穩好船和柴排。

  第一次壓排:裝泥草包是隨運排船一起運到現場,要均勻放在浮着的柴排面上,裝泥草包的多少,一要看能否將排壓到江底泥面上,二要看重排后是否會拉翻掛捆排的小木船。

  沉放排:第一次均勻放好裝泥草包壓排后,等在高平潮時,在無任何流速時,船上人一定要在統一口令下,同時舉刀砍斷掛捆在船上纜樁上的繩子,讓柴排在同時斷繩后,平穩沉放到江底。這道工序是最危險的。

  第二次壓排:立即將船上帶來的所有裝泥草包,拋入水中,壓住柴排。

  2,做泥壩身:低潮時,趕潮水用人工挑泥到柴排上,待泥高出水平面后,必須用老牛在堤身上反覆遊走踩壓,將堤身的泥壓實。就這樣,挑一層泥,用老牛遊走踩壓一層。為保證泥壩身的坡度和壩軸走向附合設計要求,二邊坡都要做坡面龍門扳,隨時測量控制。

  3,合攏口施工:一般情況下,做截流壩只留一個合攏口,二頭向中間施工。但在較長的壩施工時,而且中間壩段在低潮落枯水時,也好取泥築壩時,視季節、水位、勞動力、工期、質量、安全等因素,也可都留一、二個合攏口,分頭合進。

  合攏口的施工必須在一潮水一口氣完成,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做足。趁高平潮,將裝滿塊石的船沉放在留好的合龍口上,立即拋下足夠數量的裝泥草包,壩頂高出潮高,將壩內外水域切斷。一開始退潮,江水就會改變往日流向,壩內外水位必會產生水位差,就會造成側水壓力,危及合攏口。所以一定要備足裝泥草包,隨時防止出現險情。落潮后,儘快將合攏口的堤身修築到設計斷面。

  若留幾個合攏口,必須同時完成各合攏口施工。

  4,植江蘆護坡。將坡面土塊釺碎(搖釺)、坌細,外坡種江蘆,內坡種蘆葦。

  五,堤岸的一般施工工藝

  堤(岸)的一般施工工藝:在沙朗,江堤(皇岸)和陸域內河港岸堤(港岸)都是建在淤積后的原泥面上,堤底在十3.5米到十4.0米。在堤身結抅上、在使用功能上有雷同外,而江堤(皇岸)堤身斷面、特別是堤頂高程上、外堤坡上的護坡結構上卻與一般堤(岸)不相同。江堤(皇岸)的外坡,在迎颱風、大風面上的堤段處,都鑲砌塊石護坡、堤頂做消浪結抅。一般江堤(皇岸)外坡,都種植根粗、根深的江蘆來消浪來護坡、護堤。在沖刷區的江堤(皇岸)段底腳處,除築丁壩(海鍵)消流、消浪外,還要拋石壓坡。堤頂高程在最高潮位上要加50到70公分高。在迎颱風、大風面上的堤段,堤頂要加高一米以上。

  而在陸域里的河港岸堤(港岸),他是在圍圩時修造,建在排灌水干河、大港、套河邊上的己建箍埂邊上,堤頂高程,在高潮位再加高50公分(二老尺)左右。一般建成后,在邊坡上將土釺碎(搖釺)、坌細、洒水,再種草,種樹(桑樹),或種莊稼,沒有護坡的特別要求。僅在城鎮的堤岸段處,因市政建設需要,一般做成拋石壓坡,個別做漿砌定型石直立式岸坡。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干河入江口處,陸續建造擋水閘后,則陸域里的河港岸堤(港岸)的堤頂高程,一般控制在十5.0米到十5.5。有了擋水閘后,廣大陸域里的河港,原則上不需防洪,旱澇保收。

您正在瀏覽: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6
網友評論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6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