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17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17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17,楊在田(老九)其人其事

  楊在田是清末民初,盤駐在沙朗的“蘇南路東道蘇常太緝私營統領”,統領營駐紮在沙朗大新鎮北北川港口(現已坍失)。家住沙朗西港。他出身貧寒。他實際上是當時沙朗的無冕之王,他獨控沙朗軍政大權,獨霸蘇南、蘇中私鹽、鴉片、圍墾諸業,成沙朗首富。后,他建錦豐鎮、錦豐扎花廠、錦豐棉子油廠、綿豐小學,推廣種岱字棉,引進稻麥良種,引進農業新技術和新農具,組建上海大通輪船公司等實業。抗戰時,他堅持抗日立場不變、民族自尊不移,抗日必勝信念不動,被日偽迫害而死。他是沙朗民族資本家的傑出代表。也是沙朗無數想變富人的窮人們心中的楷模、英雄。

  一,出身

  楊在田,又名楊老九,字綿龍。老九的名頭,是他在南通碼頭上加入青洪幫后,在錦字輩中排名第九而得;幫內名字楊錦龍。

  楊在田生於1880年(光緒六年),死於1943年初。歷三朝,這正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他原籍海門縣大安鎮,少年時,一家人和所有“上沙朗”來求生路的窮人家一樣,肩擔一擔全部家當就來到了沙朗。全家遷到沙朗中沙西港鎮后,父親向地主佃田種之外,還參加為人挑私鹽補貼家計。楊在田自小生得肩寬膀園,十四歲時就隨父親加入挑販私鹽的行例,販私鹽就成了他前半生的主要職業,也成了他發家至富的基本。

  鹽,從漢武帝開始,就只好由官府好曬(海鹽)、熬(湖鹽)、煮(井鹽)、開(岩鹽)、賣買,這叫官鹽,也就從漢武帝開始,歷代就有人與官府對着干,偷運走私販買私鹽為生,這叫私鹽道。歷朝歷代的官府為保護國家的鹽稅,自然要擁兵抓私鹽販子,也就造成了歷朝歷代擁有武裝的鹽梟起來與官府爭鬥。這武裝鹽梟更是藏龍卧虎之地,其中最最顯赫的,就數南北朝時,浙江出了個自封古越錢王的武裝鹽梟出身的錢謬,後人也叫他錢塘王(沙朗鹿苑錢氏一脈祖宗),元末出過一個在蘇州自封皇帝的大武裝私鹽販子張士誠,張家港(沙州)曾是張士誠的主要基地之一,留下過大量遺迹。

  海門呂四鹽場,是歷朝歷代官家曬海鹽的四大鹽場之一。因為沙朗是沙頭接沙頭,蘆葦遍地、港汊無數,隱身藏物極易,又身在富庶的蘇南、蘇中之中,離海門呂四鹽場僅一江之隔,一潮水的水路,身後又有浙西、江西、皖南、湖南等地需要鹽的地方,自然沙朗成了歷朝歷代販運私鹽的最好通道。沙洲,特別江南地面上,歷朝歷代都有一批養有私人武裝的專販私鹽的鹽梟存在。販私鹽,這也讓沙洲地方的窮人們,歷朝歷代就有一個被雇鹽梟挑運私鹽和自己挑販私鹽的營生。挑販私鹽自然成了沙洲窮人求活路的另一種手段。這也是一種沙洲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

  清朝時,由戶部鹽公道主辦官鹽、緝拿私鹽,到民國,由財政部鹽公局主辦官鹽、緝拿私鹽。在蘇南有一支稱“江南路東道蘇常太緝私營”的、專門緝拿私鹽、護運官鹽的准軍隊,特別是看牢沙朗的各進出水道。在清末時,這枝緝私營,設一統領八哨所,當時統領營駐在滸墅關。民國初,緝私營在軍事上受淞滬督軍府直接管轄,在業務上受財政部鹽公局管理。

  所以,楊在田從青少年時,一投身挑販私鹽行例,就開始和官府、鹽公局、緝私營對着幹了。楊在田,自小膽大力大,好打抱不平,仗義重友,敢於出頭,聰明機智,善於用腦,青少年時與緝私營盤旋鬥智累累獲勝。自加入挑販私鹽行列后,就對歷朝歷代私鹽販子與官府如何鬥爭,鹽梟如何變成王、稱皇帝的精彩故事所吸引、所激勵。自他加入青洪幫后,更是如魚得水,如龍入海、如虎出山,一心出人頭地,揚名立萬。數次率眾鹽販,端掉緝私哨所,與緝私兵武力拚斗,殺出數條私鹽通道,更是深得一眾挑販私鹽窮人的擁戴。

  楊在田投身販私鹽的行列后不久,小小年紀就意識到要做好、做大販私鹽的行當,一是不能被鹽梟掌控,成為他們盤剝的對象;二是挑販私鹽的小販們,一定要結團成伙;三是要利用當時政府的腐敗,買通官府和緝私營,為自己走後門。他在加入青洪幫后,憑他天生的領導氣質和才能,在青洪幫的幫規支撐下,和幫內兄弟支持下,他二十歲不到就脫頴而出,成了一枝不依附任何鹽梟,獨立行事的販私鹽隊伍的頭子,叫“搖旗把子”。因他做事公道,從不按土豪劣紳、鹽梟惡霸的處事方式來對待挑鹽窮人和小鹽販,也從不允許幫內兄弟仗勢欺侮一般鹽販、挑鹽窮人,所以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他的隊伍很快發展壯大。

您正在瀏覽: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17
網友評論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17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