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人在律途》有感

讀《人在律途》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記得我在13年的時候寫了一篇不太成熟的文章簡單介紹了一下律師行業的一些現狀,當時主要是為了給一些在行業門口的人看,因為太多的人問我律師相關問題,我總覺得不回答好了這個問題就沒法回答下面的問題,索性寫了出來,前段時間我在知乎看到徐斌律師也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估計他跟我一樣,在回答其他問題之前不回答好這個問題貌似就容易陷入困境,但是經過這幾年遇到的人越來越多,我漸漸覺得說什麼都是徒勞的,不經歷一下是理解不了的,甚至我在豆瓣書評和噹噹網該書評論下面,看到有人評價賈律師的書說就是律師的宣傳冊毫無營養,書賣得貴了。所以說很多寶貴的經驗在不懂的人面前說真的一文不值,所以不要輕易給別人寶貴的建議,他不會懂也不會珍惜,應該學徐律師,徐律師說你想知道給我1000萬。

  不小心跑題了,對行業的了解和戰略眼光是非常重要的,賈律師不僅對律師市場有前瞻性,對自己要發展的業務領域也是了解的非常透徹,有一定的大局意識,並且有長遠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規劃。首先,通過對市場的探索確定自己要發展的業務領域。然後,對該領域進行深入學習研究,吃透熱點難點問題,並配合自己的營銷策略利用熱點難點問題切入市場,最後確定專業化發展路路徑,發展自己的核心團隊。

  這一切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很多埋頭苦幹族律師是做了十幾年都不會明白的,有一些律師喜歡說我從業多少年了,但是不會說我在哪哪個領域有什麼建樹,很簡單,就是因為他沒有全局觀,被自己忙碌的工作給遮住了眼睛,做了很多年跟自己第一年做律師的時候沒有什麼變化。特別是一些年輕律師在實習期就恨不得每天老師都能帶着出庭,一年做個100個案子才過癮,其實我總覺得在執業初期,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自己的大局觀和戰略發展目標才是最重要的,總是低頭工作,從來不總結,不吸收新鮮事務,做十年律師跟做一年是一樣的。

  在之前那家律所,因為律師助理的流動性非常大,所以見到了形形色色的行業新人,對我感觸非常大,記得有一段時間我們集中招聘了10幾名助理,前前後後入職,不到半年時間他們也都走了,時間短的幾天的就不說了,說說時間長的助理,工作了半年多,對我們那個所的核心業務一無所知,對律師事務所的營銷模式一無所知,從那裡走了以後唯一記得的就是工資很低。我是覺得入律師這行,最起碼你要對你所從事的領域有足夠的了解,你這個行業的市場情況如何,競爭對手的格局如何,領軍人物是誰,有哪些理論和實踐的熱點難點,甚至要了解一下學術的前沿和權威人物。否則你根本不叫了解這個領域。

  律師行業的門檻一直不高,有些律師忙於營銷做案子,哪個領域火就做哪個領域,別人幹什麼就學什麼,沒時間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又喜歡在媒體上發聲,去年民盟兩會的時候有個預提交的提案關於限制協議離婚的,原本這個提案中涉及到得問題在理論界早已經有定論,並且已經比較成熟了,結果一個律師同行接受採訪的時候還說,民盟的提案為了解決10周歲以下的子女在離婚是無法選擇撫養人而約束離婚自由的,說實踐中不具有操作性。說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她估計都沒聽說過協議離婚制度,鬧了笑話自己都不知道。

  賈律師網站上的文章可讀性非常高,就是因為除了全部原創以外,幾乎都是熱點難點問題,甚至有一些學術觀點,讓人覺得至少在律師行業里,可以做為標杆。有些律師東抄抄西抄抄,公共號一天推送十幾篇文章,網站有成千上萬篇文章,沒一篇是自己寫的,到處搬家,至少在同行之間是獲得不了認同的,也許也就糊弄一下當事人。

  (三)勤奮刻苦,不怕吃虧

  看着賈律師的書我是很有感觸,因為律師行業的初期真的很苦,相信很多律師同行都經歷過執業初期到處租房子,沒有收入,工作沒有固定時間等艱苦的時期。但是並不是很多行業新人都能接受的,我遇到很多的人是在入行前被這種現狀嚇走去做收入相對較高的公司法務,或者比較穩定的工作公務員,當然選擇哪個都無可厚非,我說的是那些想當律師,但是只是因為初期的苦而暫時選擇走其他路的人。身邊還有朋友是當兩年法務,出來當律師助理,然後又回去做法務,做一段時間又不甘心出來,如此往複幾年,時間如流水,可能生活過的是解決溫飽問題了,但是真的是浪費了一些自己對這個行業了解的時間,以前我還勸那些想做律師的朋友要堅持,後來也不勸了,得他們自己想明白才行。

  不說苦,說說關於勤奮的事,勤奮是最容易做到,也最難做到得,容易是因為它不需要天賦,只要有意願和毅力就可以,難是因為毅力這個東西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賈律師說他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做了網頁版的《離婚紅寶書》,而且很多年裡他保持每周至少寫一篇文章,這讓我很是敬佩。我曾經給原來的團隊的好多新入職助理下過一個做三大彙編的任務,就是需要他們做出我們所從事的領域的法規彙編,案例彙編和研究性文章彙編,目的是讓他們快速的入門,這個工作我在進這間律所第一周就已經做過了。就這個工作有的人做了很多天,最後交上來的彙編只有兩頁紙雜亂無章的羅列了幾個法律規定,我甚至可以在百度文庫搜到原版的文檔。只有一個小姑娘給我交了一個文件夾,其中有一張excel表,把幾乎我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該領域的法律法規全部分門別類在excel里,法律的層級,頒發的部門,生效的時間,廢止的時間全都清清楚楚列明,並按照類別把相關法規整理成word並用法規名稱進行一一命名。這就是關於勤奮的問題,跟能力沒多大關係,只要你想做就能做到,這個姑娘我非常喜歡,在後來的工作中再沒遇到過這樣的姑娘。我曾經的一份工作做了三個月,那時候我們團隊在初創期,需要做量化的產品以及為產品服務的配套法律相關知識儲備,而這部分工作如果完成了我覺得是我們這個團隊的核心競爭力,我自己評估的時間是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小組負責一個專業模塊足夠了,最後領導給的時間是2個多月,直到我換了崗位,我們要做的那套1.0版本的再簡單不過的東西還是雛形狀態,而且參與的很多人都對此很不滿,覺得很沒有意義。至今我也從沒有對此進行過任何的一次解釋,因為產品意識,以及對基礎知識的鑽研對於任何一個律師所從事的專業領域來說都是核心,切入不進去你就永遠不可能說自己對這個領域懂。很多人因為沒有這個刻苦的精神,所以在很多機遇面前只會抱怨,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浪費了,其實浪費時間的並不是別人。所以的律師業務的盈利模式無非就是市場,產品,專業三者的結合,對這三者任何一項都不想通過研究去掌握,那當然就跟盈利永遠扯不上關係了。

  再說說不怕吃虧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感受也很深。我參加過一個講座,在一個關於討論律師專業化發展,開展公司制精品所的互動環節,有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說,專業化的公司制律所很讓人嚮往,他們是一家合夥制的律所,也是非常嚮往這種模式,但是在利潤分配的問題上總是出現糾紛,最近幾年就一直因為利潤分配的問題導致律所的發展受限。其實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一直被詬病大多數原因都是利潤分配的問題,還有就是什麼事都要全部合伙人舉手,每個人的出發點和利益點不同就會導致很多措施無法實施,因為這個問題最容易引發的就是律所專業化沒實現,發展到一定階段分家了,沒有人願意吃虧,所以也沒有一個人能發展起來,團隊越發展越小,用前老闆的話說律師都太精了,沒有人願意吃虧,所以合作精神很差。

  很多律師都想開自己的律所,這裡我特別想說的是尋找合作夥伴很重要(重複三遍),其次要學會吃虧,我記得賈律師在書裡面提到他剛從小所轉到一家大所后,隨着營銷越來越有起色,案件多到做不過來,他就找了所里一位律師合作,而自己營銷的案子,自己也參與辦案的情況下,賈律師和那位律師是55分成,這在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我身邊很多自己開拓案源的律師又參與辦案的,能分給合作律師的比例高的不超過30%,低得有10%不到的。到後面賈律師和合伙人的分成制度都可以看出不來他是不怕吃虧的,也因此他收穫了一個很強的團隊。

  很多剛入行的朋友最喜歡糾結的問題就是工資高低,有沒有社保。自己獨立做案子了以後就開始算計合作者和自己的分成比例是否合適,找尋了半天自己的時間也過去很多了,什麼業務技能沒提升,收入也沒因為算計多多少。上次在北京律協參加活動,一個憤青大叔問張學兵前會長,說實習律師待遇這麼低,連溫飽都解決不了這個事是不是需要解決一下,張律師說律師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是學徒制,律師事務所或者一些律師給工資給的低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裡面包含了學費,那位大叔說哪個行業新入行不需要學習啊,工資也沒這麼低啊,張律師很無奈的說實在不行就用腳投票吧,給的少你就不給他干。雖然有的時候想起這個問題是覺得挺無解的,但是在行業新人在無法改變現狀的情況下,如果真的把眼光都放在那點收入上可能真的就會失去很多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吃不了這個虧就得不到那些珍貴的東西。我跟很多人提起過我研究生畢業后第一個月的工資是800塊錢,我們學校還是211,985,但是我在那個單位學到的東西確實是很多人花錢也學不到的,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的話,我可能還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三、在路上

  這本書的後半部分,賈律師其實是通過自己的故事講了律師專業化發展以及律師界未來人才流動的方向的問題。其實律師行業也是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從大所分化,中小所的出現,中小所的分化,到很多個人所精品所的出現,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律師行業市場相對成熟,律師團隊和個人漸漸覺醒,專業化越來越深的人心,無論是大所還是小所甚至到律師個人都不得不對專業化的問題開始重視。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大所的律師礙於各種原因比如對分成比例以及律所管理的不滿,有了自己的新的營銷及業務發展思路,覺得開律所更有面子有助於談案等各種原因出走大所自己成立中小型律所。而且最近幾年也有一批試水初步有成效的精品所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自己的模式使很多大所律師躍躍欲試。我也有律師朋友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找我探討過這個問題,是自己開律所,還是背靠大所發展團隊的問題。其實賈律師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這裡我賣個關子不多說。只說幾點,關於自己出走開所的小夥伴,我建議他們可以在開所之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合作夥伴(最重要的)、辦公場所(選址及租金)、盈利模式(既產品及營銷)、財務行政等人力資源及管理成本、中層管理團隊的組建、政府管理(稅收及年檢),業務團隊的招聘及管理,這些問題沒解決之前建議不要草率決定開律師事務所,因為這其中任何一項出了問題可能都會導致你的律所倒閉。

  其實律師業務不分高低貴賤,只有專業與否,哪怕是傳統業務也可以做的很專業極致,而做專業化並非必須要成立律所,團隊更加重要,但也許很多人必須得經歷過才能收穫團隊,或者才能理解大所和小所的區別,和自己到底適合在什麼階段選擇什麼樣的平台。

  雜七雜八說了很多,其實也間接的解答了我在文章開頭提出的那些問題。寫這麼多是因為賈律師的書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想起了很多事情,對於很多行業的困惑,賈律師都是在實踐中自己明晰並解決了。這本書的續是《民主與法制》總編輯寫的,標題是《從小律師到大律師的成長範本》,其實我反倒覺得賈律師的路別人還真的複製不了,很多總結起來很形而上的素質,做起來真的很難。有些人在徘徊不定中被行業淘汰,有些人在盲目模仿中漸漸迷失最後被甩在後面,有些人在安逸和懶惰中逐漸失去了鬥志,有些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喪失清醒自我放棄,所以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很容易迷失的時代,機遇和挑戰一直都在,能把握的人永遠是少數。

  感悟並記錄以勉勵自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讀《人在律途》有感
網友評論
讀《人在律途》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