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認識方向

  篇一: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的面。那麼,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並從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呢?本課教學中孫老師在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三稜柱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畫一畫等方法,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表象,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和“面”與“體”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這樣安排既蘊含了面與體的關係,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也符合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有利於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為了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技能,學習知識,在設計的過程中,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一、在“玩”中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這是青島版教材的一個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整堂課的教學設計孫老師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如:在課的導入時,把複習舊知識融入遊戲活動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摸物體,說形狀,通過富有兒童情趣的“變魔術”從口袋中依次變出四種立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三稜柱)讓學生來猜猜它們都是那些數學朋友,再人人動手、動腦,通過摸,初步感受物體的面,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使學生輕鬆地進入了新課,同時對數學充滿了興趣,達到了複習舊知的目的;在探索階段,讓學生在找、畫、說、做、拼等真實有趣的情景中,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鞏固拓展時,創設了讓學生“舉、辨、摸、找、說”的遊戲活動,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整個數學學習活動充滿情趣,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

  二、分組合作,求異探索,使學生學會初步合作與交流。

  本節課是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來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畫”面、“說”面幾個環節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的感性認識,體會面在體上、“面”與“體”之間的聯繫與區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描一描,畫一畫這一環節中,通過設計富有童趣而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創造的慾望。如:師: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這些物體上,你能想辦法把他們從物體上搬下來,單獨留在紙上嗎?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可以把立體圖形放在紙上,用鉛筆沿着立體圖形的邊畫出來。可以把物體用紙包住,然後使勁按他的邊,這樣就可以看到圖形了。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學生巨大的創造能力。這些可貴的思維亮點充分表明了他們進行數學思考的成果。在學生或自己、或合作在其他物體的面上尋找平面圖形時,他們用剛才找到的那幾種辦法很快就找到了,極易地體會到了“面從體出”,並讓孩子說說是從哪個圖形上面搬下來的,從而融化了教學難點。而且,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在畫一畫這一環節上,學生通過合作操作,把任務完成得比較理想,也得到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並且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合作與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組成員應該互幫互讓,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三、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美

  在學習了新知之後,孫老師設計了一個問題,即:“在生活中,你還在哪裡見過這些平面圖形?”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再讓學生用紙剪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各種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當孫老師把學生的作品一一放到展示台上讓學生看,再評出最好的圖畫,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很開心。他們都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學還很美!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

  1.、教學常規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別在學生對於學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聽話的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了,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總在擺弄自己的學具,等講到下半部分時,這部分孩子就沒有聽到,也就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效率也降低了。還有的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僅僅是個旁觀者,而沒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交流中去。這也需要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注意關注每一個孩子,力求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

  2、在“說說生活中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這一問題時,我覺得雖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但還不夠展開,沒有引導好學生天南地北地把生活中的資訊加以搜索並給以發揮,如果展開得好的話既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認識,更能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本課時的重點是認識“平行四邊形”這個新圖形,但在新授時,沒有作重點講解,一帶而過,有點喧賓奪主。

  篇二: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本節課要求學生人人都要動手參與,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樂于思考,勇於探索。而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給了學生廣泛參與的機會,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反思一下我的這節課,有着成功的地方,更有不足之處,下面我就以下三方面對我的教學進行一下反思:

  一、將遊戲活動貫穿其中是低段教學的重點

  1、讓孩子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時,我把複習舊知識融入遊戲活動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富有兒童情趣的“變魔術”從口袋中依次變出四種立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讓學生來猜猜它們都是那些數學朋友,猜對了我就用課件展示它們,再人人動手、動腦,通過摸,初步感受物體的面,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使學生輕鬆地進入了新課,同時對數學充滿了興趣,達到了複習舊知的目的。

  2、在活動中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能力,發展了思維

  在探索階段(體,到,面的認識)我設計了找、畫、說、做、拼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生通過找、描、分,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並體會面在體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描一描,畫一畫這一環節中,通過設計富有童趣而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創造的慾望。而且,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孩子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美

  在學習了新知之後,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利用平面圖形組成漂亮的圖畫時,孩子們明顯很興奮,在最後的教學環節中我還安排了讓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有趣圖形他們都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學還很美!

  二、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教學常規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別在學生對於學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聽話的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了,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總在擺弄自己的學具,等我講到下面的部分時,這部分孩子就沒有聽到,也就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效率也降低了。

  2、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導不夠明確,使少部分學生在操作時無目地,教學設計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實際操作時,孩子們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僅僅是個旁觀者,而沒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交流中去。這也需要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注意關注每一個孩子,力求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

  3、多關注學困生的掌握情況,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已經學會認識了這幾種圖形的特徵,但對於學習較差的那部分孩子而言,掌握起來相對就要困難許多,由於學困生大部分也是學習習慣較差的孩子,所以對於他們的關注我還做的不夠。

  三、今後需要加強的地方

  1、加強孩子的常規訓練,例如在操作學具方面,能很好地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讓孩子在這方面做到“有收有放”,該拿出來的時候就整齊快速的拿出,該收起來的時候就迅速的收好並擺在指定的位置。

  2、數學課堂教學,要給學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一種“心理自由”與“心理安全”的狀態下,自主的學習,大膽的創新,主動的發展。

  這節課我覺得教學的最大特點在於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數學;在活動中交流,建構數學;在活動中發展,創新。透過學生的這些反應,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勇於開拓、敢於創新,創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篇三: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平面圖形的認識是比較抽象的,新教材的編排是從體到面的。在日常生活中,低年級的孩子們對長方體和長方形是不分的,在交流中經常把長方體說成長方形。怎樣幫助學生認識圖形,初步感受物體與平面圖形的聯繫和區別,是我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留腳印","蓋印章"等生動活潑的可操作性活動,幫助學生感知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又對平面圖形分類,聯繫生活找物體中隱藏的平面圖形,用學過的平面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有的小組學生做出太陽,有的做出火車、小鳥等,用到了三角形,圓形,和長方形。讓孩子們感知學以致用,體會學習的樂趣。整個教學過程盡量使全體學生參與的活動進行的注重學生的直觀感受、體驗,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鍛煉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所看到的現象,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課堂的練習部分也加上了一個情境的延續部分,把學生反覆練習摸以及到紙上找圖形的活動變得豐富生動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的發現,不斷的獲得知識。

  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我便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分類,按照規則,想怎麼分就怎麼分,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只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就應當給予肯定與鼓勵。再有,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再說一說,捏一捏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動手操作的時候發現這些物體的特點,並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認識了這四種物體后,教師讓學生舉例子,讓學生在生活找這些物體的影子,然後呢,拿出你喜歡的物體隨意的玩,也是和他們最熟悉的玩具聯繫在一起,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而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加入了讓學生看精美建築的圖片,孩子們情緒高漲,他們不僅從建築中感受到了所學物體的美,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總之,在本課教學實踐中,既產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留下了值得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1、在以後的教學中發現孩子都對球的特點掌握很好,但是對正方體和長方體不容易區分。例如:其中有一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孩子很容易認為是正方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想,首先學具的準備太單調,沒有一些特殊性的物體來啟發學生,以次加深學生對物體特徵的理解,來開闊學生的思維。如在操作環節上,老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物品,鼓勵看誰帶的樣子多,加深學生對物體特點的認識,另外老師可以多準備一些比較特殊的物品,和學生共同探討,引發學生一些思想的碰撞。2、對學生的評價過於單調。所以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會積極加強自己的評價性語言,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如從學習態度上評價,從積極性上評價,還有的比如說從速度上,從動腦上,從今後的發展上,從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生進行評價,再結合一些小獎品的利用,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壓力,而且使學生更樂於去學習,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成功感。

您正在瀏覽: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