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己為人”有感
手機:M版 分類:思想鉤沉 編輯:pp958
“捨己為人”有感 標籤:為人民服務
“捨己為人”是一種高風亮節。在我看來,它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不但開在生活里,也開在人們的心裡,鮮艷地吐露芬芳,如處露珠之中,嬌媚脫俗,展露優雅姿態。在心裡,它的形象是如此高大。在我瞻仰的眼神里,它是如此聖潔與偉大,如此感人心扉,如此讓人敬仰。它走在人們的心靈里,成為“最美”的行為之一。
在現實中,“捨己為人”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它不只是一時的衝動,不只是思維的激奮,也不只是一時的意氣用事,不是一時的失去理智。它需要一種崇高的氣節,需要一種眼裡有他人,心中有仁義的博大胸襟與氣魄。
“捨己為人”,當他人處於危險狀態,生命面對巨大的挑戰時,“舍己之人”可能是用力一推,救下即將被車衝撞的“他人”,而自己卻來不及躲開,於是,悲壯的一幕拉開,自己丟了寶貴的部分身體,甚至是一生唯有一次的生命。“舍己之人”可能是在“他人”即將溺水之時,不顧自己,奮力沖向水裡,托起“他人”的身體。而自己卻在救人之時用盡渾身力氣,無力露出水面,呼吸延續生命的空氣而窒息。“舍己之人”也可能在游向岸邊的時刻,體力不支而沉向水底。於是,令人悲痛的氣氛飄蕩在每個人的空間,“最美行為”留在人們的心裡。
當然,“捨己為人”也可能發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危機有時就在身邊。有人毫不考慮自己的安危,伸出支援之手。有時,“為人”就付出了人人不願看到的“舍己”。“捨己為人”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也是一種讓人欽佩的道德情操。“捨己為人”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是一種忘我的品德,是一種“為人”的難得風範。
在生活中,不只有“捨己為人”,我們還可以聯想到“捨己為公”。當集體、國家、社會蒙受災難,面臨危險,處於水深火熱之時,“仁義之士”挺身而出,為公傳達呼救之聲,為公四處奔走,為公不顧個人安危。抗日戰爭時,解放戰爭之時,為了集體的利益,為了國家的生存,為了社會的大計,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慨然付出自己的生命,讓集體、國家、社會得以度過險情,而自己,卻不得不慷慨就義,這是一種何等壯哉的行為。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捨己為人”!
從更高更廣的角度上看,現實中,還存在一種“舍己為將來”的眼光與付出。經濟在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上升。但是,現實有時就是那麼的殘酷,在和諧的生活里,還存在一些醜陋不堪的違法犯罪的人群。他們干擾社會治安,阻止社會發展,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局部的“人民內部鬥爭”還存在。有鬥爭就會有犧牲,有犧牲就會有損失,有損失就影響到正常的秩序,影響到有計劃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將直接影響到將來。
現實中,食品安全,水污染,空氣質量,工業“三廢”的排放等等問題,無時不在困擾着人們,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水平。“舍己為將來”之人,為了一些些問題,日夜工作,不能按時一日三餐,沒有休息日,沒有停下勞累的步伐。他們只是為了藍天更藍,空氣更清新,水源更清澈,生活更有保障,日子更好,將來更美。因此,有人為了將來,不為自己着想,把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投入,更多的付出,更多的財產投入於為“將來”的工作中。
“舍己”,當然不只是為“他人”,不只是“為公”,不只是為“將來”,還可能“為家”,為“事實”,為“公正”,為“和平”,為全人類的“理想”與“發展前景”……。甚至,“舍己”也有為“私”,為“利”,為“錢財”,為“珠寶”,為“金銀”,為“女人”……。這時,“舍己”有褒有貶,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舍己”應為褒義的,在工作崗位上,在自己的能力里,在自己的良知里,在自己的骨子裡,為了人類的一切,不能只想到“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而更多的是想到為“天下之計”,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為“社會”,為“全人類”而舍己,公而忘私,義而忘己。
相關範文
- ·《捨己救人》【長篇連載之十八】
- ·問問自己為什麼還沒成功?
- ·感恩心: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 ·成語意思:“下里巴人”不是”人”
- ·“香男人”?“臭男人”?
- ·“乾的人”與“串的人”
- ·“好人”與“壞人”
-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
- ·部分畢業生簡歷“捨本逐末”
- ·做簡歷不要“捨本逐末”
- ·做簡歷不要“捨本逐末”
- ·讀“五講四美”有感
- ·學習“勤政為民、廉潔務實”有感
- ·《讀“羊續懸魚”有感》
- ·觀“少年包青天之鳳凰勾魂”有感
- ·願人間正道莫滄桑----百姓觀湖南衛
- ·【原創】讀“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
- ·成語“有仇必報”有感
- ·“以小見大”有感
- ·滿江紅-觀“精忠岳飛”有感
- ·踐諾“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有感
- ·“最美不過夕陽紅”有感
- ·對“自願者”有感
- ·公務員面試時需要注意什麼?專家:“通
- ·從階下囚、職場棄兒到明星經理人—“咸
- ·不露痕迹“拍馬屁”有絕招
- ·“豪華衙門”有了面子卻失了“裡子”
- ·劉心武“續紅”有何不可?
- ·“幸福”有多遠
- ·要“嫁”有錢人
- ·“公務員太難當,你可以辭職”有多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