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第三夜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首先我們要了解"課題分離"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而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過分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常常會扼殺我們選擇的自由。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這些代價,那就不能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無法獲得自由。
在中日韓這幾個推崇賞罰式教育的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會採取"滿足別人期待"這一手段,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獲得表揚和獎賞。對於年輕人來說,父母的認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從事的工作。身邊有個朋友重點大學畢業,畢業后開了家餐館,雖然工作辛苦,但幹得特別充實,每個月也能凈盈利兩萬。但朋友的家人對他開餐館一事特別反對,認為餐飲是低級的工作,三天兩頭跑去店裡找他吵架。朋友最後迫於壓力,把餐館轉讓了出去,去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企業干起了文員,每天鬱鬱寡歡,覺得相當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說分離課題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共同體感覺"就是人際關係的終點。對於幸福的人際關係,獲得共同體感覺極為重要,即把對自己的執着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這也就要求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只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參與和融入共同體,思考"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歸屬感。
第五夜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們糾結過去、關注未來,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體,自以為看到了些什麼。過去和未來根本不存在,起決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 天,而是"此時此刻".
《尼布爾的祈禱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活在當下要求我們分清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通過為他人做點什麼,發掘"我有能力"的意識,更積極地與社會和諧共處,從而達成共同體感覺,賦予人生以意義。
阿德勒的心理學,通過對簡單案例的討論,把讀者從過去、人際關係和未來的羈絆中解放出來,而且讓我們意識到,真正讓自己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三)
對於8型來說,一本好書應該是鑰匙到鎖開的那種直接。如果磨磨嘰嘰,半天讓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那我的選擇一定是放下他,沒有興趣再讀下去。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讓我捧起來,就不想放下的書。
這本書是以對話的方式來解答問題、闡述觀點的。正如序一里說的:對話體使得我們閱讀時感到親切,有"如師在臨"的體驗。
讀這本書之前,先認識一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信息來源於網絡資料)
書的觀點很多,我依然選擇讓我感觸很深、我能夠理解分析透徹並且和我自己有連接的部分來分享。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弗洛伊德認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過去心靈受到創傷的原因。而阿德勒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你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一場大的災難或幼年受到虐待對人格是會有影響,但死抱着過去不撒手,拿過去當借口,認為我現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為我過去心靈受過傷害所造成,讓自己深陷於一種悲傷不能自拔的情節當中,那隻會讓你停滯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積極作用。只有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積極意義,讓我們正視我們的創傷,才會起到積極作用。你自己過怎樣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這讓我想起去年看過畢淑敏的一篇文章——《誰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簡單直白的告訴你,應該怎樣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年的傷害,摘抄下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某些性格和反應模式,由於這些"重要他人"的影響,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本文來自於范-文-先-生-網)那時你還小,你受了傷,那不是你的錯。但你的傷口至今還在流血,你卻要自己想法包紮。如果它還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樣嗖嗖地冒着污濁的氣味,還對你的今天、明天繼續發揮着強烈的影響,那是你仍在聽之任之。童年的記憶無法改寫,但對一個成年人來說,卻可以循着"重要他人"這條纜繩重新梳理,重新審視我們的規則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變成金色風帆,成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荊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雙手把他粉碎。語言犀利,一針見血。
自卑感來自主觀臆造:
阿德勒說"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一直不願意承認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學上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后,發現無論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賦予他什麼樣的意義。如果賦予他積極意義,你的自卑感,也會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實是你不滿足於現狀。所以不斷要求自己進步,讓自己變的更優秀的一種推動力。被賦予了積極意義的自卑感,是會起到積極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讓自己變的越來越消極,便進入了自卑情結。自卑情結,也被阿德勒認為是一種借口,一種停滯不前安於現狀的借口。其實安於現狀也是一種選擇,無關對錯,只要能夠符合自我滿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條件。但是,那是因為你願意並且接受,與其他無關。如果你已經區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請審視一下自己,你是有一點點自卑感,還是深陷於自卑情結之中不能自拔?還是阿德勒的觀點:是你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
如果在人際關係中存在"競爭"那人就不能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也就不可能擺脫不幸。
如果有了競爭,不知不覺中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都看成"敵人"一個人跟一群"敵人"生活在一起,怎麼會輕鬆快樂?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的前進即可。這句話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還是有難度的。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總與他人比較,產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種感覺不但產生不了什麼積極作用,同時會讓自己很苦惱。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與怨恨的。可是在與他人的競爭中,這種情緒很難避免。所以,努力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努力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向著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會發現,隨着時間的推移,你離理想中的自己越來越近。這種感覺會讓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斷在超越自己的自己,會越來越優秀,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捨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終於到了這一章節了,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實驗運用的課題。他真的可以幫助你解決生活中、人際關係中的很多問題。簡直就是生活中的"萬能膏"
先摘抄書中一些比較有力量的字眼兒:
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我對課題分離的理解是這樣的:比如生活中經常有人需要你給予建議。那麼,你的建議就是你的課題。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議就是他的課題,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議。他的課題,他可以自己做來做決定。當你沒做好課題分離時,你會覺得,我在幫他,可他不但不接受還不領情,多麼令人氣憤。可是課題分離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變的清晰明了了。
再舉個例子:我需要你幫忙,是我的課題。你決定幫不幫忙是你的課題。你幫與不幫都是你的決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對你的不幫忙,橫加指責,我就干涉了你的課題。課題分清楚了,然後互不干涉,自然會減少矛盾,人際關係也和諧了。即使你們是母子關係、你們是親密的伴侶關係、你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課題分離還算容易,對於我而言,怎樣面對我跟孩子的課題分離?比如我怎樣認識學習是他的課題,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幫助?雖然有難度,但是這個課題分離是一定要做的。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共同體感覺
把他人看做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
一直以來,共同體感覺這個詞都讓我感覺到很抽象,我想拚命的把他具體化?可是難度很大,必須找到一個切入點,直入內心去認識他,把抽象的具體化。那就從一個特別具體的名詞----夥伴作為切入點,來盡量把共同體感覺具體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稱之為夥伴的人,就是我們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體中的一部分,一個點。從這個點,放射開來,再從家庭到學校、單位、國家、人類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兩位沈先生,是合作夥伴。我們各司其責,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這樣的關係中,我們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來關心我,認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為家人做什麼?我可以為他們做準備可口的飯菜、有乾淨衣服、儲備一定的知識為你們解答困惑。
在平時,不斷的積累、進步,把一個積極的、充滿能量的、能夠給夥伴們提供幫助的自己準備好,這便有了共同體感覺。繼續展開說,走出家庭,來到社會,我能夠為社會做什麼,能為社會中的夥伴們做什麼?一樣的,我已經把一個積極的、充滿能量的、能夠給夥伴們提供幫助的自己準備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時候,我的夥伴也準備好了一個可以為我提供能量和幫助的他自己。這樣,大家都能在這個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從付出中獲得歸屬感,無論你所處的天地有多廣闊,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共同體感覺。
只要存在就有價值
其實寫完共同體感覺,我就不想寫了。可這樣就留給別人了一個錯誤觀念,對別人有幫助的,才是有價值的。
書中舉了個例子:假如某人的母親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這個時候,他能活下來,該就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她只要存在對他的至親而言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了。所以說:請用存在的標準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為標準。如果按照存在標準來看待他人,存在於這裡就已經對他人有用、有價值了。
當你有了共同體感覺,你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
不要將燈光打向人生整體,去關注根本不存在的過於與未來,而忽略的此時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個此時此刻組成。認真的過好每一個此時此刻,你現在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
這句話有點象我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世界不是靠他人改變而只能靠"我"來改變。如果想改變你的世界,那就開始吧……
這是一本心靈層面的書,有點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讀懂。讀書會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分享出來,讓彼此在一個一個抽象的名詞中,找到了具體化的意思。
書中的內容很實用,他就象開出一劑劑心靈處方,把身邊很淺顯易懂,而你卻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問題羅列出來,給你提供解決辦法。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謝謝年媽推薦。
相關範文
- ·花的勇氣讀後感400字
- ·花的勇氣讀後感
- ·我大學最討厭的事演講稿
- ·教學勇氣讀後感
- ·教學勇氣讀後感2000字
- ·教學勇氣讀書筆記
- ·《花的勇氣》課文讀後感
- ·花的勇氣課文讀後感
- ·給我一句你不愛我讓我有離開的勇氣
- ·說句話的勇氣......
- ·如海水漸漸退潮般的勇氣
- ·堅持一份信念、需要多大的勇氣呢
- ·做善事的勇氣
- ·絕處逢生的勇氣
- ·愛的勇氣
- ·飛翔的勇氣
- ·生命給予的勇氣
- ·可貴的勇氣─2013全國新課標卷高考
- ·古老的勇氣
- ·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離開
- ·最後的勇氣
- ·愛的勇氣
- ·有勇氣去愛卻沒有勇氣堅持到底
- ·艱難時刻要鼓氣讀後感
- ·一個人的好天氣讀後感
- ·另人生厭的銀行客戶
- ·令人生厭的銀行客戶
- ·女人,你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自己去寫
- ·海底兩萬里讀後感1000字:穿越地心
- ·hr會討厭什麼樣的簡歷
- ·生活中,我們討厭這樣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