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童年鄉村記憶(一)

童年鄉村記憶(一)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得得9

童年鄉村記憶(一) 標籤:青澀記憶 童年的秘密 童年

  童年鄉村記憶

  童年鄉村的早晨,是在挑水人的“吱勾吱勾”聲音中醒來,或者在公雞“喔喔”的打鳴中起床。那時的鄉村生活,真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現在想來也許是那個時候的農村沒有通電,人性淳樸的緣故吧。

  那時候,計劃生育抓的不是很緊,每個家庭的人口都不少,再加上每家每戶都或多或少的養了雞鴨牛羊,所以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量是不少的。每家都會準備倆大水缸,每天早上父輩們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於是鄉村的一天便從早上挑水開始。

  相信現在的孩子們不知道什麼是鉤擔。其實鉤擔就是扁擔的一種變形,在扁擔的兩稍,鑽倆小孔,用門鼻釘子從小孔的下面鑽過來,然後把釘子的兩邊分開,砸結實,最後在門鼻釘子的下面穿上幾個鐵絲扣,鐵絲扣的最下面有一個半月形的鐵鉤,專門用來掛水桶的,這就是鉤擔。為了防止風吹日晒對鉤擔造成損壞,每家的屋檐下方的牆面上,會平行的楔着倆木棍,挑完水之後直接把鉤擔放在倆木棍上面。

  鄉村的早上,大街小巷都充滿着鉤擔的掛鈎和水桶摩擦發出的特有的聲音,這聲音都朝着水井的方向聚攏。大人們白天各自在自家田地里勞作,晚上回家吃完晚飯洗洗就睡,所以每天早上挑水的時候,也是大人們聚在一起的最好時間,這個時候,避免不了在一起嘮嘮嗑,交流一下各自的見聞,家長里短的事拿出來討論,於是水井邊亂鬨哄一片。

  鄉村裡孩子們長到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分擔家裡的勞作任務了,挑水是必修課之一。那時的我們不擔心壓在我們稚嫩的肩上鉤擔,而是擔心打水的時候,水桶會掉進井裡。大人們打水打的次數多,打的也漂亮,看,掛在鉤擔掛鈎下面水桶,在清澈的井水表面輕輕的左右擺動幾次,然後猛一抖,水桶一個漂亮的轉身,口向下,底向上,瞬時水桶里就打滿了水,雙手交替用力,一桶清澈的井水就打了出來。我們那個時候也像大人們學習,但也可能年齡小,力量也不夠的緣故,每次都只能打半桶水,那也讓我們高興不已,一次半桶,兩次就一桶,再打半桶,平均勻一下,倆水桶都有大半桶水就行了。因為打水,不少小夥伴把水桶掉在井中的次數很多,每天中午吃完午飯休息的時候,不少大人們拿着繩子和鉤子,到水井邊去撈掉在井中的水桶。

  家鄉是典型的丘陵地帶,樹木稀少,水源也很少,每年的春季,點花生栽地瓜的時候,是水井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十幾人甚至幾十人在水井邊排隊打水,因此每年春季農忙季節結束之後,水井便會幹涸,這也是鄉村一年中吃水最困難的時候。村子的西邊,有一小股泉水,泉水甘冽,但是出水量很少,也就能夠幾十戶人家吃水。每天天還沒有亮,就有早早的趕到泉邊取水的人,為的是一家能吃上水,那些貪圖睡懶覺的人家趕到泉的旁邊時已經沒有水了,最後回家挨老婆的一頓臭罵。遇到更旱的時候泉水也少了,村子後面的小河也斷流了,整個村子以及山坡都乾乾燥燥的,樹木垂着頭,小草也趴在地上,蔫蔫的沒了精神,地里的花生葉子也捲曲了起來,白花花的,無精打採的樣子。這個時候最高興的樹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知了知了”的叫着。

  這樣的天氣,最好的避暑場所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井底。井底並不是一通到底的,在井底,有兩股分叉,分別通向東面和西面,目的是能彙集更多的水,也是便於儲存水。下到井底,隨便是哪一個方向,都可以納涼,涼颼颼的,比現在的空調還要舒服,那是整體的涼意,比外面熱烘烘的空氣簡直就是人間天堂。井底當然是我們孩子們的天堂,但是能容納的人並不多,何況能沿着井岩下到井底的小夥伴屈指可數,井裡的岩石在水的浸泡下,滑溜溜的,一不小心踩滑了,摔倒井底那可不是玩的,甚至有性命之憂,所以在酷暑能在井底納涼的只不過是我們那幾個皮猴子般的小頑童。

  進入盛夏,暴雨開始來了,於是井裡的水開始滿了,最後幾乎和井口持平,我們這些小夥伴們挑水就不害怕了水桶掉進井裡了,不用鉤擔,直接蹲在井口,就能滿滿的打上一桶水。水是清澈的,但是直視水面的話,看得出水是藍色的,和天空的顏色差不多,可能是水太清的緣故吧,才顯示了清澈的藍色,這樣的顏色讓人看着舒服,也感到一絲的涼意。中午納涼的時候,井邊也是大人們的聚會場所。

  一年中,挑水最吃力的時間是冬季。我們這裡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冬季最冷的時候能看得見屋檐垂下的條條冰凌,這個時候水井不但不結冰,反而會冒出一股股的白霧,煞是好看。每天早上,還是那麼多人到井裡挑水,只不過挑水撒出來的水,在嚴寒的冬季,很快在路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人走在上面,很可能會被滑倒。我們這些小夥伴們,即使小心翼翼的挑着不太滿的兩桶水慢慢的走着,還是避免不了摔跤的命運,可想而知,瘦弱的身體挑着不太滿的水,突然腳下一滑,身體失去平衡,兩桶水頓時四處噴濺,褲子上,棉襖上濺得都是水,然後這些水馬上結成了冰,那滋味是不好受的。最重要的是那些小夥伴們在茶餘飯後,把自己摔跤的事添油加醋的到處宣揚,那滋味還是不好受的。

  時過境遷,轉眼三十多年過去,鄉村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有些人考上大學,生活在外地;有些人憑着自己聰明的頭腦,做起了生意,腰包鼓了;有些人來到城市,用自己的雙手,賺取了自己應得的一份收入;真正從地里刨東西吃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了!人也變得聰明了,在山丘的低洼處,挖一處泉眼,建一個水池,用水管聯通到家裡,再不用挑水了;還有幾家聯合,在村莊的上方,修建了一個水池,把井水抽到水池裡,也不用挑水了。

  如今的鄉村早上,再也聽不見“吱勾吱勾”的挑水聲了,只是靜謐一片。

您正在瀏覽: 童年鄉村記憶(一)
網友評論
童年鄉村記憶(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