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政治學習 >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黨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黨課

手機:M版  分類:政治學習  編輯:得得9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黨課 標籤:群眾路線 社會實踐 保持黨的先進性 保持黨的純潔性 教育的智慧

  第三,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的繼承與發展

  縱觀我們黨90多年發展歷程,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走群眾路線。90多年的歷史證明:人民群眾是我黨的根基、血脈、力量之源,密切聯繫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依靠群眾是黨的政治優勢;善於做群眾工作是黨的必勝法寶。90多年的歷史還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關係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係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繼承和發展黨的群眾路線。

  一是要繼承黨的群眾路線發展的歷史經驗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群眾路線,重視做好群眾工作,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積累了諸多豐富的寶貴經驗。主要是:

  (1)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的群眾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能是人民群眾。因此,任何時候都必須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重,一切為了人民群眾,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繫。

  (2)一切依靠群眾。胡錦濤在慶祝建黨8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這85年裡,我們黨緊緊依靠和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三件從根本上改變國家民族命運的大事,無一例外都是 “緊緊依靠和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干成功的。歷史反覆證明:只有依靠人民群眾,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3)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來,就是黨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都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是人民群眾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人民群眾創新成果的總結和提高;到群眾中去,就是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就是把黨的從群眾實踐中升華出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再回到群眾的實踐中,去檢驗這些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正確、科學。因此,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認識和工作路線。

  (4)不斷加強群眾路線教育。我們黨在歷史上進行了數次整黨整風運動和黨建方面的教育實踐活動,都包含了群眾路線教育,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事實證明:群眾路線教育是加強宗旨意識、密切黨群關係、增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好形式。

  二是要吸取黨的群眾路線發展的歷史教訓

  90多年來,黨的群眾路線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道路,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新時期開展群眾工作和群眾路線教育需要吸取這些教訓。

  這就要求,(1)群眾路線要科學發展。開展群眾路線工作和教育要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進行,既不能走“左”的道路,也要防止“右”的錯誤。正如鄧小平所講的那樣: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另外要注意,(2)群眾路線不等於群眾運動。從1957—1966年的十年間,黨的群眾工作出現了曲折與反覆,主要原因就在於把黨的群眾路線等同於群眾運動,犯了教條主義錯誤,不實事求是,不顧生產力的狀況片面強調生產關係的變革,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大搞群眾性運動。慘痛經歷我們要永遠牢記和警惕,群眾路線絕對不等於群眾運動。

  同時要,(3)加強群眾路線的制度建設。黨的歷次群眾路線教育所形成的制度成果並不豐富,使群眾路線容易受到干擾和影響。鄧小平說,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必須加強群眾路線的制度建設,保持黨的群眾路線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以上講的是第一個問題,下面講第二個問題:

  二、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面對的新情況新特點

  充分認識群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準確把握群眾工作面對的新任務新要求,對於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種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群眾工作面臨嚴峻的國際複雜局勢的挑戰,面臨國內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問題,也面臨黨情的深刻變化。

  表現為:一是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化。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思想文化和信仰多元化進一步發展。雖然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題,但各個國家之間的政治較量、經濟較量比較突出,爭端和摩擦時有發生。西方敵對勢力和反華勢力通過各種方式對我們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企圖衝垮我們的意識形態防線,進而顛覆黨的領導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這已經嚴重影響和危及國家的政治和文化安全。要應對這種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們黨就要一如既往地堅持群眾路線這個根本政治路線,繼續堅持和發揚黨的群眾工作的政治優勢,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紮實搞好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使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堅持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自覺擺脫西方腐朽落後文化價值觀的侵蝕。

  二是國情的深刻變化。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已進入“黃金髮展期”與“矛盾凸顯期”並存的階段。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黨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複雜性世所罕見,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個歷史過程就是群眾工作的過程。我們黨要通過群眾工作的途徑去統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共同探索解決各種社會矛盾的方法與途徑,不斷把改革和發展繼續引向深入,不斷把黨和國家推向前進。

  三是黨情的深刻變化。我們黨是一個擁有8300多萬黨員的大黨。建設好這樣一個大黨,任務十分艱巨。現在,我們黨正面臨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這些考驗都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可以說,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繁重、更加緊迫。更重要的是,目前黨內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黨在開展群眾工作中,要不斷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好地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更好地把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正是基於國際國內宏觀形勢、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央適時提出了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要加強黨的建設和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着力解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必須從履行黨組織政治責任、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推動系統創新發展;解決“四風”問題、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活動的重大意義。從我們水利農機系統實際情況看,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水利農機工作直接面對和服務的就是“三農”和最基層的群眾,我們要着力解決基層群眾反映的水利農機工作方面的突出問題,要適應基層群眾對水利農機需求的新趨勢,把工作做細緻,做深入。同時要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把工作做到位。

  下面我講第三個問題。

  三、為民務實清廉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時代要求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民務實清廉”,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時代要求,是黨心和民心所向。

  為民,是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新的歷史時期對黨提出的必然要求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從其科學內涵來說,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群眾。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因此,在今天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為民”的根本宗旨。

  這是因為,我們黨在全國範圍執政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的這一深刻變化,一方面使黨能夠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力更好地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另一方面也使黨的幹部面臨著權力和利益的雙重誘惑。

  與此同時,黨的隊伍特別是幹部隊伍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們黨自從執政以來,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一大批年輕而且有知識的新黨員源源不斷地充實到黨的肌體中來,使党進一步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是黨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的重要標誌。同時,也要注意到,在和平年代,怎麼樣把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已經成為黨的建設面臨的一大課題。事實上,在黨員隊伍包括幹部隊伍中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情況。一些人入黨前表現很好,入黨後放松自我要求,逐漸同黨離心離德,甚至違法亂紀走向腐敗。

  儘管這些現象不是主流,但決不能掉以輕心。因此,我們今天加強群眾路線教育,不是一般地談論加強或簡單地重複過去的做法,而首先是從我們面臨的新情況出發,進行黨的根本宗旨教育,使全黨更好地樹立“為民”意識,努力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您正在瀏覽: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黨課
網友評論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黨課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