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的差異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得得9
《大寶的婚事》(作者王傑)和《狗窩》(作者葛玉瑩),兩篇小說講述的故事雖然不同,但卻表達了一個共同主題,這就是兩代人之間的“差異”。只是前者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兒子之間的故事,後者講述了一個父親和兒子之間的故事。
《大寶的婚事》以飽含熱淚的筆墨,歌頌了偉大而至深的母愛。兒子29歲了還沒有成家,這成了母親的一個心病。為了使“整天喝酒賭錢”,將“家底糟蹋盡了”的兒子“爭氣”,母親不惜以背着欺騙兒子的罵名,用意良苦地給兒子介紹了一個電影女演員,其實那只是一張照片。待到兒子發現受了騙,母親卻永遠地離開了他。然而,由於那張照片的作用,兒子卻奇迹般地改變了一切。他“整天里裡外外地忙碌着:種草莓、種西瓜、種孩兒參。到了秋天又上山砍柴,硬是自己燒出了三萬塊青磚”,第二年又造起了三間青磚大瓦房。兒子終於有了出息,可母親卻已經含笑離去。當兒子終於明白了母親的心意時,他所能做的,只有“久久地跪在母親的面前。”
如果說《大寶的婚事》所表現的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所付出的無限之愛的話,那麼,《狗窩》反映的則是下一代人對上一代人所欠缺的應盡之情。
《狗窩》的主人公老何,“因為祖上丟下的兩間舊瓦房已經牆歪檐傾,岌岌可危”,打算去找“做生意發了大財”,在東郊弄了塊地皮大興土木建新樓的兒子、媳婦,幫他將“老宅舊屋”修一修。可是,當他“一腳高一腳低地好容易走了三里多路,尋摸到兒子的新居”時才發現:兒子全家三口人,不僅造了“一幢小洋樓煞是漂亮氣派”,就連他以為是為他造的、實際上是為兒媳婦抱着的那條“戴金鏈的小洋狗兒”造的狗窩,也是“用料很高檔,牆皮貼瓷磚,室里刷塗料,鋁合金窗框……”於是,“老何急火攻心,眼睛一黑,昏倒在地。”自己住的那個“誰見了都會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聲‘狗窩’”的老屋,與眼前兒子兒媳婦家造的“用料很高檔”的狗窩相比,老何怎麼會不感到自己還不如兒子兒媳婦養的狗?!作者以同情的筆調刻畫了老何含辛茹苦將兒子培養成人,到頭來兒子卻不把自己當人看的遭遇,同時也以辛辣的嘲諷鞭撻了小何與妻子的忘恩負義、忤逆老人的卑劣行經。
文學是社會的反映。這兩篇小說講述的故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乏其人。而作者又是以充滿激情的筆觸——無論是褒還是貶,是表露還是含蓄,是歌頌還是暴露——來敘述故事、刻畫人物,在人物的身上寄託了作者的愛與憎,以藝術的形式再現了生活的真實。因此,我以為這兩篇小說是成功的。
儘管這兩篇小說的敘述角度不同,敘述語言有別,但是,在把握小小說的特點,恰當截取生活中的片段,合理安排人物和事件的矛盾衝突,深刻挖掘文章主題上,都有異曲同工之處。更為巧妙的是,兩篇小說都選擇了一個“道具”作為故事的中介物:一為照片,一為狗窩,從而聚集起矛盾的焦點,加大了小說的藝術表現力度。
相關範文
- ·兩代人的日記
- ·兩代人的堅守
- ·兩代人的鐵路緣
- ·生活教練:七大城市月薪1000元的差
- ·兩大法系行政法的差異及其成因與發展趨
- ·兩代人,一隻貓
- ·兩代人
- ·這就是做人的差距
- ·兩代父親的教育
- ·助學·築夢·鑄人主題徵文:三代人的夢
- ·七十年代人的童年經典遊戲
- ·裸婚,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 ·愛爾蘭作家巴克萊論現代人的“信念重整
- ·現代人的渴望
- ·關注差異 多元選擇—讓不同
- ·《實施差異教學 提高教學的
- ·《差異教學策略》讀後感
- ·《差異化教學》讀後感
- ·差異意味着豐富
- ·公務員薪酬差異過大期待改變
- ·尊重差異,共享和諧
- ·說說兩岸人之素質差異
- ·聰明與愚蠢的差別格言
- ·讀余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 ·一個留學生眼裡的中美之間的差距
- ·做官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 ·我的差生時代
- ·你的淡定我的從容誰的差強人意
- ·古今愛情的差距&如此傷不起
- ·我們和美國的差距有多大
- ·你的淡定我的從容誰的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