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無聲的魅力,戰爭中的江南美韻

無聲的魅力,戰爭中的江南美韻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pp958

無聲的魅力,戰爭中的江南美韻 標籤:雨中的樹

  青綠青綠的江水緩緩從烏鎮穿過,像落葉一樣的烏篷船,密布在古鎮河道上,輕靈而小巧。古老的拱橋、布滿青苔的石級、青石板鋪就的小街,組成了一副最寫意的中國水墨。小雨淅淅瀝瀝的打在石板上,石板從麻麻點點到逐漸被濕透,彷彿灑上星星點點淡淡墨痕的宣紙,漸漸被浸染……

  一襲綠衣女子款款走進畫面,登上烏篷船,優雅而恬靜的目光從姣好的臉龐中透射出來,投向不知名的遠方,那份江南女子特有的柔情和靜美透出的優美彷彿在向人述說著一個個婉約的美麗故事……

  ——這就是《無聲美麗》的無數個美麗的場景之一。

  《美麗無聲》是央視八套新推出的一部電視連續劇。這部30集的電視劇以江南小鎮為背景,講述上世紀三十年代,烏鎮梳頭姨娘阿菊的傳奇故事。窮苦人家出身的阿菊,天生麗質、聰明伶俐,卻命運坎坷,險被惡紳霸佔,幸而被救,后投奔梳頭師傅學藝謀生。在師傅的悉心培育下,周旋于軍閥吳克賢、船匪屠老大和日偽特務之間,巧妙利用他們間的矛盾,剷除叛徒,策反軍閥,為父母報了仇。最後帶着無限的痛楚與愛,成長為一名意志堅定的革命女性,投身於滾滾的革命洪潮之中。

  這是導演黃健中關於女性題材的又一次尋找和重塑。看完連續劇,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導演在題材選擇和表現風格上力求視覺形象的詩意化,營造出一種中國詩詞中“婉約派”的感覺。

  其實,最初我從廣告片中得知這好像是又一部抗戰題材的愛國影視劇,聽多了太多的戰爭敘述,對這部有着漂亮名字的連續劇我本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偶爾定下心來看了一集就被深深吸引,臨近連續劇結束的那幾集已經把我的目光牢牢鎖定了。

  無聲的美——畫面

  初看,給我印象深的就是美麗的背景——那無時無刻不出現的江南小鎮美麗的景色。

  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但給人感覺戰爭應該和硝煙和鮮血和惡劣的環境(要怪就怪從小看到大的戰爭片)聯繫在一起,特別是抗戰的故事常常發生在那貧瘠的東三省地區,它甚至已經成了貧窮和荒涼的一個代名詞,而今天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個故事卻發生在美麗的江南小鎮。如我開頭敘述的那一幕幕場景讓人賞心悅目也讓人訝異:會讓你產生一種幻覺——這樣美麗的畫面怎麼會和戰爭連在一起?卻正是這些美麗的無聲的場景,讓戰爭蒙上了一層凄美的外衣深深攝住人心:和平和寧靜的彌足珍貴。

  無聲的美——場景和情節

  美麗無聲。所有的情節緊緊扣住無聲卻美麗這個主題詞,那些畫面那些情節一一緩緩展現,一次次讓我有一種感覺:正在描繪一副江南水墨畫,淡淡的墨痕慢慢滲透,漾出動人的美來,逐漸滲進心底。

  雖然沒有看全整個電視劇,但是並不妨礙我記住那些難忘的情節。

  主人公阿菊的男朋友——地下黨組織負責人之一梁守平犧牲了,阿菊傷心欲絕。然而當著大伙兒的面,阿菊是沉靜的,恬靜的面龐看不出絲毫悲痛。阿菊的眼淚和她的笑容一樣稀少。直到夜的來臨。晚上,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沖刷着白天小鎮上的罪惡,吳家大門前還綁着已被敵人殘殺的梁守平,阿菊冒着大雨來了,遠遠地望着那個最愛她的男人,她的愛人,引領她走向重生之路的恩人,肝腸寸斷——阿菊撲向梁守平,撫摸着雨中愛人冰涼的屍身,放聲痛哭,淚水和着刷刷的雨水如瀑布一樣在美麗的臉龐肆意傾瀉——不過這些讓人肝腸欲斷的聲音都是阿蓮激烈的內心世界,黑暗中,敵人荷槍實彈,彷彿等待獵物上鉤的獵人一樣埋伏在四周,阿菊知道,她也知道她的痛苦只能在無聲中悄悄流淌,雨聲掩蓋了一切。

  之後,畫面在重複中告訴我們,新的一章又要開始了。

  從吳家梳頭回來的阿蓮經過石拱橋的時候,會看見一個依稀熟悉的背影:一個掩着半邊臉龐的餛飩女挑擔沿街叫賣,濃濃的南方叫賣聲在依然寂靜的老街迴響,老街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臉上毫無表情的行人匆匆而過。餛飩女在阿蓮剛剛踏上石橋后便挑擔起身,尾隨而來的阿蓮轉過幾條街角卻再也不見餛飩女的身影了。畫面一轉,夕陽下,阿蓮還坐在家門口,天色漸晚,阿蓮端起小凳回屋,戀戀不捨的張望屋前漸已蒼茫的老街,空無一人。這個畫面接連放了兩次,那種江南水鄉小城特有的靜謐被攝影師捕捉並再現,連續幾次的觀看,阿蓮看似沉靜的眼神中透出的等待和焦灼的氣息終於被觀眾捕捉到了。那個時刻,我才體會到導演的用心:這並不是僅僅為了給觀眾呈現一種唯美的視覺享受,也是為了通過這些無聲的畫面烘托出當時地下黨工作的緊張和危險,也預示着寧靜的背後必然會爆發更激烈的戰爭,阿蓮的成長、阿蓮和地下黨重逢的喜悅也在這些無聲的緊張情節中悄悄昭示着。

  阿蓮和師傅阿田重逢了。喜悅是無聲的凄美。阿菊等了兩天,終於等到了師傅阿田。推門進屋,她看到的是師傅缺了一條胳膊的背影,觀眾看到的是兩張內心波瀾壯闊而面容沉靜的臉龐,輕輕地走近師傅,輕輕地撫摸,輕輕地轉身,輕輕地擁抱,輕輕地啜泣,輕輕地安慰:“我都知道了。”此時此刻,無聲勝有聲,悲與喜都在這無聲中釋放,暢快淋漓。

  無聲的美——人物和道具

  阿菊、阿田、阿蓮、單太太,吳太太、辰媽——劇中的女子各具風韻,江南女子的柔情秀美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有水一樣的溫情和靜美,也有水一般的堅韌和秀美。整部片子雖都處在戰爭中,然而關於戰爭的諸多情節都是在女性們沉靜的眼眸中,在優雅的話語中表現。體現了導演的初衷:在表達風格上力求視覺形象的詩意化,呈現出婉約的美麗魅力。

  人物的出現離不開道具。這部電視劇的道具也很特殊。手鐲、梳妝盒、烏篷船、挑擔、江南女子特有的服飾無一不讓觀眾大飽眼福。

  如果說烏鎮古老的美離不開梳女的梳妝盒、小販的挑擔、特有的服飾、最具特色的烏篷船,那麼玉手鐲的出現就更添了一份江南韻味。江南女子愛美,手鐲又是眾多首飾中最具女人味兒的,所有的女性必不可少的。

  記得好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藍手鐲》:一位女子在貨郎的挑擔上發現了一個藍玉手鐲,一見鍾情,手鐲散發出的盈盈藍光彷彿有一種神秘的牽引讓女子感到前生他們就是彼此屬於對方的。手鐲是貨郎的傳家寶,迫於生計才變賣,但是只賣與有緣女子,那天恰好碰上了這位一見藍手鐲就把玩不已的女子。貨郎珍重的將手鐲交付,並講述了一個美麗凄婉的愛情故事。姑娘聽了驚訝地說,那就是她啊。霎那間人與物兩合一。故事有着太多的唯美,手鐲里系著一份情感,一份起於緣止於緣的故事,那也是無聲的美麗。今天,《美麗無聲》藉助手鐲傳遞了一份同樣凄美的情感——親情,阿菊和阿蓮的姐妹情。

  無聲的美——主題曲

  不能不提的是電視劇的主題曲。音樂是有聲的,可是美麗依然是無聲的。

  《美麗無聲》的主題曲用上了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也被後人稱為“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應突襲。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寥寥幾句,卻道不盡千百餘年來隱着江南古韻的那份凄美,秋的凄涼,情的凄婉,人的凄慘藉助文字不止一次地從人心頭穿過,讓離愁和悲傷平添了多少凄苦!

  很佩服導演的慧眼,選擇了它做主題曲。此曲的出現最高潮應該是在第29集。梁守平被殺害的第二天,阿菊挽起髮髻走上石拱橋,屏幕上出現了一副遠景:“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於是清涼的音樂緩緩響起,畫面推進,阿蓮也走上石橋,拉起阿菊的手,走進了東家大門。離鄉梳女在無聲中傳遞着姐妹深情,彼此心領神會,然而依然要裝,行如陌路人。

  《美麗無聲》值得一看。電視劇用“無聲”營造出的緊張情節一樣扣人心弦,似江南小鎮的一汪流水輕輕緩緩的述說。沒有過多的音樂渲染,沒有過多的台詞鋪設,大多都是在人們沉靜的眼眸中流淌,生活在戰爭中,戰爭在生活中。讓人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一種古老的江南美韻。它沒有過多的戰爭硝煙、爭鬥和激烈衝突,很多時候都是從淑女們的生活中悄然透出。所有的畫面都透出一股女性的陰柔,靜靜地行走在觀眾的眼前,小橋流水的老街畫面點綴出了畫卷詩詞般的江南風情,呈現出當年江南水鄉戰爭中的一股濃郁的充滿憂鬱的詩意。那些婀娜的身姿,飄逸的腳步,那些外表柔嫩內心堅強的女子們用自己羸弱的身軀在江南小鎮築起了一道美麗的城牆,無聲無形無影,卻穿透眼眸,沁人心底。

您正在瀏覽: 無聲的魅力,戰爭中的江南美韻
網友評論
無聲的魅力,戰爭中的江南美韻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