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經驗交流 > 中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中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手機:M版  分類:經驗交流  編輯:得得9

中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標籤: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 語文教學 工作經驗 會議精神 小學班主任

  2.重視學生食堂陣地。我校有600多名寄宿學生,大家同時用餐,學生自覺排隊就餐,保持良好秩序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把愛護公物,文明就餐,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不亂倒飯菜,愛惜糧食作為學生最基本的品德來抓,我們提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一口粥,一口飯,都應當想到來得不容易,勸告學生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通過我們的努力,現在,我們的學生每頓用餐完畢,校園內基本上看不到飯粒和食品袋之類的垃圾。

  3.重視學生宿舍陣地,讓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人。我校目前有610位住校生,學生全部自農村,很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寄宿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們對寄宿學生實行規範化管理,由班主任或值周老師教他們如何摺疊被子,如何洗刷鞋子、襪子,如何節約用水,安全用電,如何講究個人衛生,如何保持宿舍乾淨、乾燥,如何規範擺放生活用具。雖然學校生活條件艱苦,但寢室不臟不亂,所有學生的牙刷牙膏、臉盆臉帕、提桶鞋子、被蓋枕巾,擺放得整整齊齊,筆直成線,清爽有序。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就是重興學校的宿舍文化。

  四、抓規範,重示範,在成功中體驗。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全校教職工的模範帶領下,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已成為我校學生的一種自覺。按時就寢,保持安靜、上下樓梯自覺排隊,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放學路隊有序等已成為我校絕大多數同學的自覺行動。學生見到垃圾都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我們乾淨整潔、綠樹成蔭的校園環境,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可,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力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近年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連續四年獲中學組同類學校教育質量評價一等獎;小學部的教育教學質量占同類學校前列。

  通過努力,學校家園、樂園、學園的“三園”德育理念基本形成,我們所做的這些工作,比起各兄弟學校來是微不足道的,離領導的要求也還相差甚遠。我們將以這次教學常規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研究工作方法,在對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想更多的方法,出更好的點子,始終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納入教學管理之中,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好基、服好務。

  謝謝大家!

  團結協作 提升質量

  開拓創新 引領發展

  江油市文化街小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們,大家好!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管理是整個學校管理的核心,如何抓好教學質量,是一個綜合而繁雜的系統工程。在這裡,我談談我們學校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共勉。

  一、學校班子成員開拓創新,率先垂範,積極引領

  我校最近兩年的教學質量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與我們的班子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創新精神及務實的工作作風密不可分。在專業知識的學習與修養方面,我們班子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班子團隊不分彼此,克已奉公,無私奉獻,深得老師們的信賴。抓教師師德修養,努力營造愛崗敬業的氛圍,規範老師行為,從而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近兩年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班子團隊堅持聽課、評課深入一線抓教學,增強了管理的有效性,體現了團隊的執行力、增強了凝聚力,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特別是校長對教學工作和教師工作都十分關心,富有進取精神,所以校長與教師的關係非常和諧,同時營造了和諧、進取的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校教學質量年年提升。

  二、營造互助發展氛圍,打造團結協作團隊

  在每學期開始,學校都要對教師們統一思想,讓老師們認識到團結協作是以促進相互發展,促進整體提高為目的的,不斷達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只有團結協作才有利於教師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個性的發揮,才有利於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共同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當然,要實現真正的團結協作離不開教師良好的品德修養,所以我們又從師德教育入手,要求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相互關愛,相互尊重,為團結協作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礎,尤其是要求教師要具有勇於開放自己的心態,敢於相互溝通的勇氣,善於合作探討的能力。同時,為促進教師團結協作意識的養成,學校在管理上啟動“師徒結對”青藍工程,做到人員落實、內容落實、制度落實,為團結協作提供了平台,始終堅持捆綁式考核,考核重整體輕個人,這些都為團結協作教研組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濃厚的團結協作的氛圍里,交流互動也就成為了工作的常態,教師們真誠以待,取長補短,不僅心情舒暢,而且促進了自己的成長。在和諧寬鬆的氛圍中,師生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發揮。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以教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學校對教育教學常規工作進行了規範管理,在教師教學“六認真”管理中,由教導處牽頭,年級組長、備課組長在每周一就對本年級老師的備課情況進行簽字,同時檢查上周的教學後記、儲備課、作業批改等。學校成立了以教導處、教研組長,行政值周為成員的督導組,經常性地對課堂進行突擊聽課,教師和教師之間也採取隨時推門聽課的制度,促使教師平時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對待課堂教學。在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等師訓工程的基礎上,採用集體備課、研課、聽課、評課等方式來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研活動、校本培訓每周分教研組各進行一次,形成制度。每學期定期進行教學比武活動,比如: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展示、名優教師展示課等。目標直接指向全體教師,着力激發教師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教學研究的主題直接取材於教學活動和教師實際,以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為中心,從不斷提高教師解決自身教學法中的各類實際問題的能力出發,緊緊圍繞着學校和教師的實際狀況和發展的需要,圍繞新課程的實施,進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因此,教研活動的開展,對學科教學的改進起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四、制定“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業成長培訓

  學校制定了“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啟動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師徒結對,共同提高”的青藍工程等方式培養青年骨幹教師。要求全體教師在工作之餘自學教育教學理論、課堂教學藝術、課件製作知識等;讀與本學科及跨學科的專著,堅持寫教學周記和案例反思;有計劃地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學校經常組織老師分批到友鄰學校聽課學習;結合教研室、進修校等安排的外出培訓學習活動,定期選派骨幹老師參加培訓活動,了解最新教改信息,拓寬知識視野,吸取外地老師超前的教學理念精湛的教學藝術,回來在學校進行彙報,引領其他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工作,促使了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也有效地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五、以讀書活動為載體,營造“書香校園”氣息,創建特色校園

  結合我校正在進行的《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科研課題,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每周利用一節早讀課時間引領學生讀《三字經》《李白詩詞》等經典詩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知識水平和教育需要,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推薦合適的書目,引導他們廣泛閱讀;同時認真填寫《我讀書、我快樂》的讀書手冊,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填寫,積累閱讀中喜歡的好詞佳句,寫下閱讀後的感想,進行相關創作,培養良好的積累習慣,使學生閱讀、寫作技能得到提高。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學生終身的習慣,打造學生良好的人生底色,創建特色校園。因為讀書活動的長期開展,我校學生在上學期的經典誦讀比賽中獲得江油市一等獎和綿陽市二等獎。

  六、建立家校共育機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三方面的相互配合、緊密合作。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利用校訓通等方式與家長討論、研究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引導家長正確地教育孩子,促進孩子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最後:感謝領導及各位同仁對我校的關心和關注,給予我們學校極的支持和信任!我們相信: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註重教學常規管理,促進多元互動,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來回報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寄予我們的厚望!

  2010年9月7日

  立足教師 着眼學生 做好過程

  江油市文勝小學

  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在這裡與大家交流學習,現就我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向各位領導和各位同仁彙報如下:我彙報的題目是:“立足教師、着眼學生、做好過程”。

  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首要工作,搞好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科學的管理,科學有效的管理就能使人愉快地積極地、高效地做事,發揮大家的能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我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着重:一抓教師、二抓學生、三抓過程三個板塊的工作。

  一、抓教師,以德為先,發揮其所長,貢獻其力量

  學校只有對教師的管理搞好了,教師才會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做紮實。我們的目的是要培養出善於合作、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師。

  1、以德為先,教師有愛心、責任心,能靜下心來教書育人。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教師多是來自本地。學生絕大部分也都是本地區的,學生和老師,老師與家長可謂都是鄉里鄉親的。因此,我們一方面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一方面要求老師要對學生有愛心、對工作有責任心,要靜下心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不要誤人子弟,要對的起廣大的父老鄉親,無愧於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由於老師們有了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責任心。所以,我們的老師基本上都能安安心心的工作,靜心儘力的育人。

  2、尊重老師,發揮其長處,貢獻其力量

  我校的老師年齡普遍偏大,年輕教師少,平均年齡達49歲。在這樣一個集體中,唯有尊重他們,敬重他們,發揮他們的長處,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貢獻他們的經驗和智慧。一方面,我們要求領導和年輕人都必須對長者有禮貌,態度和藹,尊敬他們;另一方面,學校在安排工作上儘可能的發揮他們的長處,對於工作的調整,都要事先打招呼徵得他們的理解和同意,再安排下去。老師們的長處得到了發揮,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他們工作有活力、有幹勁,精神飽滿,積極努力,團結協作,無怨無悔的發揮着他們的餘熱,貢獻着他們的力量。

  3、團結協作,榮辱與共共進退

  教師隊伍之間的團結與協作對於學校穩定發展舉足輕重,而能榮辱與共共進退則是團結協作的更高境界的體現。我們本着“學校榮則教師榮,學校辱則教師辱”的榮辱觀,一方面,要求幹部之間、老師之間,年級教師之間要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在年度考核、教學質量評價上更側重對年級的整體評價。同年級的不同學科教師以年級榮為己榮,於是學科之間的老師會相互協作、互相配合;同年級同學科的不同班級老師之間也會相互配合、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共同進退。於是落後的學科或落後的班級老師由於年級的榮辱使命感就會不甘落後,也不好意思落後而奮起努力,爭取不給其他老師托後腿。而趨於前列的老師也會來幫助落後的老師,帶動他們一起前進,只有他們也前進了才會共同享受榮譽。

  二、抓學生,德育為先,習慣與方法並重

  教師只有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做紮實,學生的學習才會有效率。對學生的管理就是要讓學生有愛心、有進取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1、感恩勵志,激發動力

  感恩勵志教育從古至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一直貫穿於人的一生。但是,經歷了5.12大地震,得到了社會和他人的關懷和幫助,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以及學校教育對於感恩就又有了新的時代意義,感觸也就更深刻。因此,學校以感恩勵志教育為契機,主要從感恩親人,從孝敬做起;感恩身邊的人,從尊重做起;感恩社會,從擔當責任做起。力求通過感恩教育來激勵學生,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2、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學生的良好學習及行為習慣一經養成將受益終身。因此,一方面,我們非常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培養,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小學生守則》為準則,結合十星評比,由少先隊負責管理,班主任負責落實,各科教學灌輸,形成育人合力。定期與問題學生談心交流,走進學生心靈,倡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實現心與心的溝通,使學生的心理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人格與個性日趨完美,形成良好的習慣。

  另一方面,我們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葉聖陶曾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學校通過專題講座、班會和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諸如:專心聽講的習慣;求異思維和不懂就問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嚴格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檢驗、檢查等習慣的培養和掌握。方法一經學生掌握,就會成為解放學習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三、抓過程,注重教學常規管理,勤於落實

  1、領導帶頭,深入一線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 我們認為領導走進課堂,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取得發言權,發揮肯定、鼓勵先進,督促與鞭策後進的作用;有利於形成適度的“緊張”氣氛,教師“緊張”起來,才會有學生課堂上的“緊張”,也才會有高效的課堂。我校校長也擔任了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學校行政堅持推門聽課制,深入教學第一線,到班聽課,了解教學情況,聽取教師意見。一方面充分肯定教師的優秀做法,鼓勵教師勇於探索,積極創新,及時對教學進行反思。另一方面經常和教師一起分析學生的知識現狀和思想狀態,研究對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參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激發了教師的工作激情,加強了常規管理工作。

  2、以教研組活動為載體,以教研促水平、以水平促效益

  課堂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我校成立了由教研組負責教師備課、評課、教學反思等工作。各教研組積極開展賽課、評課和經驗交流討論等活動。要求同學科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積極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教研組定時聽課、評課,認真研究每一節課中存在得與失及改進方法,學校領導也參加到教研組的聽課評課中。教師形成課前共同探討商議、課後一起討論總結的良好風氣,從而在客觀上達到了以聽評課促備課、講課的目的,從而促進課堂效益的提高。

  3、落實教學“六認真”,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工作“六認真”的落實。所以學校在要求教學“六認真”時,把好了“嚴、細”兩關。“嚴”,教師無備課不能上課,上課必有較高的課堂效率,作業練習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全批全改;“細”主要是教學反饋是否真的落實,學困生是否得到輔導和過關,是否及時補救,學生的每一處錯誤是否去分析和糾正,要體現一課一得。學校教導處對教學常規工作的備課、上課、布置和批改作業、學生輔導和糾錯等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促進常規工作的規範化。同時,我們堅持做好籤課制、侯課制、周檢月查制和推門聽課制等教學常規過程管理工作。

  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如:個別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還不夠高;低效課堂現象仍然存在;年輕骨幹師資流轉,老齡化日趨嚴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等工作還有待於加強和改進,還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向其他兄弟單位學習取經。

  以上所說,若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中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網友評論
中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暫無評論